“大家在直播購物時,一定要留存好訂單截圖、聊天記錄,遇到商品貨不對板、商家拒不售后的情況,可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向平臺或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投訴。”這是松陵街道打造線上法律服務平臺的一個縮影,為讓居民便捷獲取法律支持,街道推出“垂虹法治直播間”,圍繞居民關心的物業(yè)糾紛、婚姻家庭、消費維權等話題,已開展40余場主題直播,制作20期法治微視頻,居民只需拿起手機就能隨時隨地學法、問法。線下的集中普法活動也讓“遇事找法、解決問題靠法”成為居民的共識,法治意識的提升,使得社區(qū)氛圍越來越和諧。
“如果有人向你們索要銀行卡號和密碼,一定要提高警惕,這很可能是電信詐騙!”“法治進校園”活動通過情景模擬、案例講解,向學生們普及防范電信詐騙知識。這樣的沉浸式法治教育,讓師生與家長們印象深刻。針對青少年群體,街道以“法治進校園”為抓手,開展“模擬法庭”“家長課堂”等活動200余場,覆蓋轄區(qū)多所學校,幫助青少年樹立法治觀念。目前,街道已培育382名“法律明白人”,126戶“學法中心戶”,這些“法律明白人”扎根社區(qū),不僅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識還協(xié)助法律顧問處理簡單糾紛,法律顧問則定期駐點社區(qū)值班,為居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和法律文書指導等服務,真正讓法律服務走到居民“家門口”。
借助“紅色議事廳”等平臺,街道邀請各方代表圍繞居民關心的非機動車充電、建筑垃圾處理、電梯維護等問題,依法依規(guī)協(xié)商解決方案。截至目前,已通過該機制解決1000余件民生實事,每一件都辦在了居民心坎上。
從直播帶貨維權的“指尖解惑”到社區(qū)里的“家門口法律咨詢”,從校園中的沉浸式法治課堂到化解民生難題的議事平臺,松陵街道將法治服務與居民需求緊密相連,讓法律不再是遙遠的條文,而是融入日常守護生活的“暖心護盾”。